贝茨氏拟态:蝙蝠通过模仿大黄蜂的嗡嗡声来吓跑捕食者

来源:cnBeta | 2022-05-10 16:47:26 |

在贝茨氏拟态(Batesian mimicry)中,一个无害的物种模仿一个更危险的物种,这是一种进化的“诡计”,可以保护模仿者免受可能的捕食者的伤害。研究人员5月9日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哺乳动物中第一个声学贝茨氏拟态模仿的案例,也是在任何物种中记录的极少数案例之一:大鼠耳蝠模仿一种大黄蜂的嗡嗡声来阻止捕食猫头鹰吃掉它们。

意大利波蒂奇的那不勒斯第二大学的Danilo Russo 说:“在贝茨氏拟态中,一个没有防卫器官的物种模仿一个有防卫器官的物种来阻止捕食者。想象一下,一只被捕食者抓住但没有被杀死的蝙蝠。嗡嗡声可能会欺骗捕食者几分之一秒--足以让它飞走。”

Russo是在进行实地研究时发现的,他经常在雾网行动中捕捉蝙蝠。Russo说:“当我们处理这些蝙蝠,把它们从网里拿出来或处理它们时,它们总是像大黄蜂一样嗡嗡作响。”

他们认识到这种嗡嗡声是某种不寻常的求救信号。他们认为蝙蝠发出这种声音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也许它可以向其他同类发出警告或阻止捕食者。Russo和团队把这个想法放在一边,继续进行其他的研究问题。几年后,他们决定是时候设计一个仔细的实验来测试他们对这种嗡嗡声的想法。

在他们的研究中,他们首先研究了蝙蝠的嗡嗡声和膜翅目昆虫的声音之间的相似。接下来,他们将这些声音回放给圈养的猫头鹰,看看它们会有什么反应。

不同的猫头鹰的反应各不相同,可能取决于它们之前的经验。然而,它们对昆虫和蝙蝠的嗡嗡声的反应一致是远离发出声音的动物。相比之下,潜在猎物的声音让它们走得更。研究人员说,这些发现提供了哺乳动物和昆虫之间种间模仿的第一个例子,也是少数几个声学模仿的例子之一。

有趣的是,他们对声音的分析显示,只有在分析中排除了猫头鹰听不到的声学参数后,大黄蜂和蝙蝠所发出的嗡嗡声之间的相似才最为明显。换句话说,Russo解释说,当以猫头鹰听到的方式听到这些嗡嗡声时,这些声音甚至更加相似。

猫头鹰避开这种嗡嗡声是因为它们以前被蛰过吗?Russo说,蜇人的昆虫很可能确实蜇了猫头鹰,但他们没有数据证明。不过,还有其他证据表明,鸟类会避开这种潜在的有毒昆虫。例如,当大黄蜂进入巢箱或树洞时,一般来说,鸟类甚至不会去探索它们,它们当然也不会在那里筑巢。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上述三个研究物种都共享许多相同的空间,如建筑物、岩石缝隙或洞穴,因此它们可能有很多机会进行互动。即便如此,他们发现这种在远缘物种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很耐人寻味。

“令人有些惊讶的是,猫头鹰代表了塑造蝙蝠的声音行为的进化压力,以回应猫头鹰与有刺昆虫的不愉快经历,”Russo说。“这只是进化过程之美的无数例子之一!”

Russo指出,有许多其他脊椎动物物种在受到干扰时也会发出嗡嗡声,还有数百种蝙蝠物种,其中一些可能使用类似的策略。他们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在其他相互作用的群体中寻找这些有趣的动态。

关键词: 贝茨氏拟态 声音模仿 物种进化 免受捕食者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