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及原文_一起来看看吧-天天快资讯

来源:互联网 | 2022-12-12 14:10:49 |

孟子人性本善(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及原文)


【资料图】

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就要讨论如此大的一个辩题。我还是有些忐忑的。

然而对于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辩论古今中外的贤者一直争论不朽。

我国最早提出“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观点的人分别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性善论”。他把仁义礼智这些所谓的善,当成是人天生就有的,每一个人的人性都是善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而荀子论述“人性本恶”。首先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将“伪”作为“性”的相对。

“伪”即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

荀子明确把人既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他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

因此,必须经过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

因占国家主流的是儒家文化。中国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经》中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得到了大范围、长时间的流传。而“性本善”这一观点几乎在大多数人的心里扎根。

转过头来看西方。大师们认为“性本善”与“性本恶”的比例恰恰与中国相反。

人的原罪原恶。这一学派从宗教哲学出发,以《圣经》为理论根据,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人生来就恶。西欧德说潘多拉打开了罪恶的盒子,从此人性便向罪恶的深渊坠落。"奥古斯丁说:人多数没有理性灵魂。人的犯罪是因为人有恶的意志。加尔文说得更是直接了当!人性之恶,没有任何善。亚里斯条德说“人更接近野兽,而远神灵。”……

深信人性本恶的西方人,从古代希腊、罗马到近代各国,制定的法律凌驾于所有人之上。

赫拉克利特呼吁“人民应当为城邦的法律而斗争”;

柏拉图认为“没有法律,人们将无法区别于野蛮人”;

而亚里士多德称“法律是理智的体现,可以免除一切情欲的影响”。

西方人的法律不仅是普通百姓与统治者斗争的产物,也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签订的契约。为了将这一形式肯定下来,西方人创造性地请来了超越一切的仲裁者—上帝,用基督教思想建立与世俗政权并行而对峙的神权。

所谓,在神的面前,在法律面前。众生平等。

而作者认为,想要明确这个辩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

什么是本性?

什么是善?

什么是恶?

首先,本性。这里指的是胎儿作为”人“刚刚出生所呈现出的状态。

而刚出生的婴儿会做什么?饿了时母亲的奶水,冷了盖在身上的被子,充足的睡眠……

那这样的行为如何评判是善是恶?所谓善恶又如区分?

其实这不是善,也不是恶,作者认为这是一种所有人类的天性:自私。

作为婴儿时的我们,只会因为自身的各个需求而不停地索取,并不会因为外界的任何变化而停止。即使暂时没有人能够理会我们,我们依然会为了自己更好的生存本能的哭闹。

作者认为这就是人的本性:只为了自己。

或许,我们该重审视”自私“这个词,。作为”慷慨“的反义词,它常常被父母老师教导我们,”自私“是不好的。只是为社会和平发展,人与人的交流交往,我们必须约束自己的本性。将它好好地隐藏起来,似乎这才是真正的潘多拉魔盒。

我们会带着这个盒子慢慢长大。而后天的影响决定了我们盒子的牢固性。

好像越牢固藏得越隐秘,便会面向所谓的”善“。而脆弱的盒子,是否就代表所谓的”恶“?

你认为呢?

关键词: 人性本善